央视 “ 青歌赛 ” 出现的 “ 歌手不识国旗 ” 事件有了最新进展,歌手石占明力陈自己并非不识国旗,而是现场高度紧张所致,但还是回家闭门思过,且向部队领导打电话沉痛检讨、自请处分。另一方面,石占明所在部队文工团表示正在商议如何处理,并没有因为舆论压力而仓促作出极端化的应对;央视方面则表示,鉴于石占明的失误为现场过度紧张所致,而不是真的不认识中国国旗,故他可以继续参加总决赛阶段的比赛。一位歌手没有因为一个可能被上升到政治层面的失误而失去继续歌唱的资格,应该视为社会的成熟和进步。
此次 “ 歌手不识国旗 ” 风波,显然是一次意外事件。题目本身与中国国旗本没有任何关联;在日渐 “ 去政治化 ” 的命题思路下,出题者大概也没有想到以对中国国旗的认知作为测验的题目。仅仅由于歌手的一次匪夷所思的思维跳跃,才使素质测验与国旗之间产生了关联。
根据陆续披露出的各种信息分析,我们并不认同某些网上留言的极端观点,认为这一事件具备何等的政治意义,或事关歌手是否爱国的道德判断。但我们同时认为, “ 紧张 ” 说也不足以解释歌手不可思议的现场反应。
歌手石占明事后表示,当时明明知道三面国旗中 “ 没有五星红旗 ” ,却还是指认错误, “ 真是丢人 ” 。对于现代社会的一国公民而言,国旗理应是其最为熟悉的视觉符号之一,公民对于国旗的认知,应该是条件反射般的熟悉,而不必也不该再经过 “ 五星红旗 ” 这一抽象概念的转换。石占明在紧张之下的错误判断,虽然并不足以证明他不认识国旗,却也证明他在视觉上对 “ 五星红旗 ” 并不熟悉。这样的误判显然很难发生在城市青年身上,随处可见、触目可及的五星红旗,使每一个都市青年,即使没有任何爱国情感作基础,也不会将中国国旗与蓝地缀星的英联邦国旗相混淆。而对于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农村的青年而言,只出现在课本、电视或流行歌曲里,却极少甚至几乎从不出现在其日常生活中的 “ 五星红旗 ” ,可能只是一项应该具备的 “ 知识 ” ,却不是融入其生活的神圣而熟悉的符号。在这样的背景下, “ 羊倌歌手 ” 因高度紧张而不识 “ 五星红旗 ” ,应该引起的是对乡村生活现状的反思和关注,而不是对乡村歌手的一味谴责。
而且,即使石占明真的不认识国旗,他也不应该受到过于严苛甚至恶毒的指责和诅咒。 对于国旗、国徽、国歌的认知,属于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公民教育是比义务教育更基础的养成教育,每个公民都有权利接受基本的公民教育;为每个公民提供公民教育,则是政府、社会的当然义务。因此,即使石占明真的不认识国旗,首先应该反思,甚至受到指责的,也应该是公民教育的失职,而不仅仅是石占明本人的失误。
虽然经过处理、未曾播出,但这样的事情出现在国家电视台举办的大赛中,无论如何都是极大的尴尬。央视接受余秋雨、徐沛东两评委的意见,认定石占明并非不认识国旗而准许其继续参加决赛,一方面表现出央视并没有拘于泛政治化的传统思路而失去应有的宽容,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公众对央视大赛水平的整体否定。但这一事件的出现,和其他 “ 原生态 ” 歌手在素质测验方面表现出的差距,从另一个侧面再次提醒我们,中国社会的非均衡发展,已经渗入社会各个领域和角落。歌手无辜,应该反思的是政府、是社会、是教育。